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 > 正文

做大“赏花经济”释放“乘数效应”

2023-08-12 22:27:08州委政研室

哨冲村距离个旧市区4.8公里,是一个有97户363人的彝族村。每年春风袭来,千亩连片的梨花争相绽放,如云似雪铺满乡间田野,吸引了大批游客。近年来,哨冲村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梨花,利用独特的生态、区位、人文、气候等优势,积极探索“美丽乡村+农业+文化+旅游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,形成了“春有花、夏有荫、秋有果、冬有景”的全“梨”以“富”新模式,先后荣获“国家森林乡村”、云南省“绿美乡村”“文明村寨”“卫生村”等称号。2022年,全村经济总收入537.8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18717元。“赏花经济”成为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。


(资料图片)

以花为基,绘出和美哨冲“新图景”

规划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前提。哨冲村在实施乡村振兴中,探索出“建强组织+规划引领+乡村振兴+项目落地”模式,用实际成效践行“无规划、不审批,无规划、不投入,无规划、不建设”的原则,让乡村振兴更具底蕴、更有温度。

一是强化规划引领。聚焦优化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围绕“生态、产业、城乡”三位一体总体布局,抓住多规合一这个关键,通盘考虑土地利用、产业发展、居民点布局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因素,综合分析村庄自然资源、历史文化、发展条件和处于城市近郊等优势,高标准谋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,形成了“三图两书一公约”。

二是广泛征求民意。把村民认同、村民参与、村民满意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出发点,组织村组干部、规划小组成员、村民代表、乡贤能人共商村庄规划建设,凝聚多方智慧,确定“梨源哨冲”的发展思路和总体定位,切实将干部群众的想法专业化、规范化、项目化体现在规划成果之中,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。

三是项目化实施。在形成规划成果后有序投入建设,建成通村公路、停车场、污水处理设施、哨冲会客厅、乡野集市、博泰文创小院等10个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,其中,政府投资1400万元,招商引资1000万元,完成建设项目9个,为全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。目前,新增龙树山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,总投资1000万元,建成后将与当地农业、生态、文创等资源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,打造乡村旅游新高地。

以花为产,做强梨源哨冲“土特产”

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哨冲村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,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,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
一是念好“土”字诀。依托合作社优化产业布局,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,发展种植800亩甜樱桃、1200亩梨、200亩苹果等,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,不断丰富农业产业发展新业态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
二是打好“特”字牌。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找准路子,探索“党组织+公司+农户”模式,成立个旧市锡城街道哨冲梨源乡村振兴发展公司,发展糯包谷、水果豌豆、梨、樱桃、糯包谷酒、“跑步鸡”等特色农产品,创建“梨源哨冲”鲁沙梨品牌,推出梨羹、梨花果冻、梨花酥等小吃。2022年,个旧市锡城街道哨冲梨源乡村振兴发展公司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万元。

三是唱好“产”字歌。探索“乡村旅游+”延伸产业链,运用“一户一宅”政策,党员带头将“一户多宅”等35处闲置地块收归集体,统一进行风貌设计,引进优质社会资源进行开发运营,建成观光体验式采摘基地、农耕体验式基地等,形成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产业链,让游客不仅可以观赏梨花,体验采摘蔬菜瓜果的快乐,还可以品尝当地的原生态美食。通过开展萌趣绘缤纷、梨源·汉韵、乡土集市、帐篷露营、萌宠乐园等活动,多维度深层次让“土特产”增值,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。2023年梨花节,吸引省内外游客5万余人,实现旅游收入45.7万元。

以花为媒,写好诗意哨冲“花文章”

文化代表乡村的记忆和符号,是乡村振兴的灵魂。哨冲村以文化自觉激发农民内生动力,以文化综合素养的提升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,更好满足村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
一是强化人才引进。引入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、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、云南省首席技师李子森等文化名人入驻,成为常住荣誉村民,与当地村民一起设计、建设、美化村庄,名人文化,为哨冲居民小组的振兴注入了新内涵、新活力。如:“诗意哨冲”的诗书画文化墙,各类字体的诗书,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开,挂满一面长40余米的墙面,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。

二是注重品牌打造。建成个旧市第一个乡村美术馆、第一个田园旅居养老中心、第一个乡村室外土墙摄影展基地,举办了“家乡美”书画展、“猪圈”大舞台诗词会、“锡城哨冲四季之美”摄影展等,把人文价值保留下来,用文化做精品山庄,打造“梨源哨冲”文化品牌。

三是留住乡愁记忆。不断提升居民文化素养,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开展传统美德、农耕文化、产业发展、文学艺术等培训,乡村“拾光音乐会”等志愿服务活动,探索“志愿服务+兴趣班”模式,提振村民发展产业的精气神,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精神文化需求,更好留住哨冲村的乡愁记忆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。

以花促治,共建文明哨冲“好家园”

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。锡城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,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,探索乡村治理有效途径,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。

一是村民自治共建生态家园。坚持党建引领,探索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机制,党支部与每户居民签订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承诺书》,突出党建引领示范,党员带领群众“清”垃圾堆、杂物堆、粪堆、沟渠,“建”小花园、小果园、小菜园为村庄增绿;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,“画”瓦砾、桩杆、墙面、农具,“晒”乡愁、岁月、创意、文化、庭院,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。创新“一厕一景”“以商养厕”模式建美管好农村公厕,完善多功能露营台等配套设施,群众投工投劳新铺排污管、沟盖板500米,稳步提升村容村貌,为群众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。

二是依法治村共筑和谐环境。健全机制,推行“阳光村务”,对村事务管理做到透明化、规范化,提高了村民民主管村的积极性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。健全民主决策、科学决策机制,制定《议事决策规则》,健全理事会组织,制定工作章程,促进了村工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,增强了村“两委”依法办事能力,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,形成村民共商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的格局。

三是以德治村树立文明新风。积极倡导文明新风,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意的“哨冲小组居民公约”,就推进移风易俗、破除陈规陋习、倡导文明新风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,“小公约”成为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“硬杠杠”,勤俭节约、崇尚科学、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风尚在哨冲落地生根。

调研组成员:陆永开 王兴贵 张鸿雁

执笔:张鸿雁

(责任编辑:韦鸣 审核:卢秀丽)

关键词: